行業資訊2017/10/10

【軟體外包】共享經濟還能火多久

李克強總理提出「雙創」以後,可謂是解放了大家的創業熱情,各種各樣的商業模式百花齊放,各種共享類app遍地開花,蘇州APP開發也做了不少類似的專案。當下尤以「共享經濟」最為火熱,從共享單車開始,共享電動車、共享房屋、共享籃球等等。那共享經濟還能活多久呢?是「曇花一現」的偽共享?還是真正挖到了使用者的痛點呢?今天蘇州APP開發一起和大家分享下小編的看法。

「共享經濟」顧名思義就是讓大家一起分享閒置的物品,非常類似「租賃」模式,所以很多人也一直在說其實現在的「共享經濟」就是以前的「租賃」,只是換了一個名稱而已。那事實究竟如何?小編認為二者確實非常相似,但是二者又有著本質的區別。

首先,傳統的租賃是點對點的租賃,也就是說我需要到一個特定的地方和特定的人進行交易,限制條件很大,所以租賃生意火不起來的原因就在這裏,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爲了省一點點錢去花很高的時間成本去做一件事,就如自行車租賃行一直都存在,但是為什麼就做不成像「共享單車」那樣?

其次,以前的租賃生意還是傳統的線下交易,必須跑到租賃行才能進行交易,這對人們來說太不方便,而且社會的誠信體系一直沒有建立,所以對於租賃行來說,違約風險很高,所以必然要收取較高的押金,如此對於使用者來說租賃成本就變高了。這樣也限制了租賃生意。

當下的「共享經濟」正好利用移動網際網路的東風解決了這兩大難題,去租賃點太遠太麻煩?那就把租賃點放在路邊,租賃點怕商品丟或者損壞?那就建立誠信體系如「芝麻信用」。所以以為只要這個社會需要租賃,那共享經濟就會一直火下去。